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实施情况:
战略背景与目标
背景: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目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使其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实施过程与措施
政策支持: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战略正式实施。此后,中央在东北地区实行了一系列促进振兴的优惠政策。
重大项目与技术创新: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一批重点老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日益形成,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步伐逐步加快。
产业结构优化:以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为重点,振兴战略得到进一步展开。
取得的成效
经济增长:经过努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取得初步成效,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2%。
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步伐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有了明显改善,东北地区开始呈现出差异化发展、协作分工的良性态势。
未来展望
继续深化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创新思维和行动,巩固和提升东北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
区域协调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持续努力,以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