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控制的国外参考文献,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学术文献和研究,它们涵盖了内部控制的多个方面,包括其重要性、组成部分、有效性、与风险管理的关联,以及对经济后果的影响:
McMullen, D.A., Raghunandan, K., & Rama, D.V.(1996)
研究了具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公司,发现小公司更可能在没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情况下出现财务报告问题,强调了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对小公司的收益更大。
Hermanson, R.L.(2000)
调查了财务报表使用团体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需求,发现所有使用团体都认为内部控制报告很重要,并且自愿内部控制管理报告能提升内部控制质量。
COSO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1999)
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系统地定义了内部控制的五个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Kinney, W.D.(2000)
描述了基于产出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指出如何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国情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Beneish, M.D., Billings, M.A., & Hokker, L.R.(2005)
通过对336个样本公司的测试,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情况。
Bushman, P.M., & Smith, A.C.(2005)
探讨了良好的公司治理如何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Lanen, M.A., Spence, L.J., & Yermack, D.B.(2009)
研究表明,拥有更强内部控制系统的企业更可能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水平。
Costello, A.J., & Stewart, W.F.(2002)
研究奠定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
Bell, T.R.(2004)
强调了动态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009期)
讨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指出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投资者以及外部审计等方面。
《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004期)
提供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这些文献提供了对内部控制理论、实践及其重要性的国际视角,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和法律体系下的内部控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