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古代中国的九州按照五行相生顺序排列,具体顺序如下:
1. 冀州(位于北方,以黄河为限,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以及河南的部分地区)
2. 兖州(位于黄河和济水之间,大致是现在的山东省西部和河南省东北部)
3. 青州(位于泰山以东至渤海的区域,包括今天的山东省东部一带)
4. 徐州(位于黄海、泰山及淮河之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北部和山东省南部)
5. 扬州(位于淮河以南至长江以北的地区,即今天的江苏、安徽一带)
6. 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
7. 豫州(位于黄河以南,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大部以及山东省西部)
8. 梁州(位于华山以南地区,包括今天的陕西南部及四川省部分地区)
9. 雍州(位于黄河以西,包括今天的陕西省、甘肃省及青海省的部分地区)
以上排列顺序是根据五行相生理论来的,其中豫州位于九州中心,与兖州、徐州接壤。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九州的划分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因此没有徐州和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