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是一个财务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支付其债务利息的能力。这个比率通过比较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利息费用来计算。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
利息保障倍数 = EBIT / 利息费用
```
其中:
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是指企业在扣除利息费用和税费之前的利润。
利息费用包括企业为短期和长期债务支付的利息,以及资本化的利息(即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利息)。
分子(EBIT)的计算
EBIT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
EBIT = 利润总额 + 利息费用
```
或者
```
EBIT = 销售收入总额 - 变动成本总额 - 固定经营成本
```
分母(利息费用)的计算
利息费用通常包括所有应付的利息支出,但不包括资本化的利息。
利息保障倍数的重要性
一个较高的利息保障倍数表明企业有更强的能力来支付其债务利息,这对债权人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至少应大于1的利息保障倍数被认为是企业维持正常偿债能力的最低标准。
利息保障倍数越高,通常意味着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注意事项
在使用利息保障倍数时,应注意会计上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和费用,因此本期的利息费用未必等于本期的实际利息支出。
分析时,最好比较企业连续几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并考虑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数据作为比较基准。
结论
利息保障倍数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用其经营收益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一个健康的企业应该具有足够高的利息保障倍数来确保其债务的偿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