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国内支持政策被分为 “绿箱”政策和 “黄箱”政策两种不同的类型。
黄箱政策
定义:根据《农业协议》,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称为“黄箱”政策措施,要求成员方必须进行削减。
主要措施: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以及部分有补贴的贷款项目。
综合支持量(AMS):各成员方需用综合支持量来衡量国内对农业支持水平,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综合支持量涵盖1986-1988年平均水平,并从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在6年内逐步削减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削减13%。
特殊待遇: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黄箱”政策措施,如农业投资补贴、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国内支持等,也列入免于削减范围。
绿箱政策
定义: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的术语,即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的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
主要措施:包括一般性政府服务(如农业科技研究、病虫害控制、培训、技术推广与咨询服务、检验、营销与促销、基本建设服务等)、出于食物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国内食品援助、对生产者的直接支付、不挂钩的收入支付、政府参与的收入保险计划、自然灾害救济支付、通过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通过资源轮休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通过投资援助提供的结构调整计划、环境保护计划下的支付、区域援助计划下的支付等。
特点:这些政策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或仅产生微小的扭曲影响,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
总结:
“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是WTO农业协议中两种主要的国内支持政策,前者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需要成员方进行削减;后者则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对贸易扭曲作用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两类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WTO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农业补贴的合理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