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江南春》写作背景是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春,当时杜牧奉幕主沈传师之命,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途中写下这首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唐王朝已经出现了倾覆之势,政治上存在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等问题。唐宪宗当政期间,虽然削弱了藩镇势力,重振了朝廷权威,但随后沉迷于自己的成就,甚至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度抛弃国事而专心修佛,导致政府实力被削弱、国家负担加重。江南地区作为唐朝的繁华之地,也因此受到了这些政治问题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来到江南,感慨万千,他想起了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他创作此诗,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的委婉劝诫。
因此,杜牧的《江南春》不仅是对江南春光的赞美,更是对晚唐时期社会政治的深刻反思和隐晦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