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审查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管理环节,主要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项目批准文件的要求,并且设计方案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以下是初步设计审查的相关要点和程序:
提交资料
项目立项批文或经同意的项目提议书(可行性研究汇报等)。
规划部门规划意见。
特殊项目有关管理部门意见。
初步设计文献(含项目概算)。
审查机构及职责
设立专门的初步设计审查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初步设计审查工作。
审查机构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领域的专家。
审查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审查工作流程和标准、组织专家审查、汇总审查意见、提出修改建议、督促设计单位修改完善、复审修改后的设计文件。
审查内容
设计依据:审查初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项目批准文件的要求。
建设规模:审查建设规模是否与项目批准文件一致,是否满足使用功能和市场需求。
设计方案:审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包括建筑布局、结构选型、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
技术经济指标:审查初步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否合理,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化率、投资估算等。
环境保护:审查初步设计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环保措施。
消防安全:审查初步设计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消防设施的设置是否合理。
审查要点
设计文献总体规定:审查初步设计文献是否具有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或方案设计及其批复意见的执行状况和意见,特殊复杂的可研和规划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评价,方案如有重大变化调整,是否具有有关的论证或同意文献。
重要设计基础资料:审查建设区域内的相关管线资料、现实状况建筑及管线等限制性原因、现实状况交通、地形地貌、地震、水文、防洪、文物、环境保护规定等是否搜集齐全。
初步设计文献完整性:审查初步设计文献是否完整,设计是否到达规定深度,工程数量是否准确。
总体设计原则:审查确定的总体设计原则是否合适,预测的交通量是否精确并与建设规模相匹配,道路的功能是否明确,采用的技术原则是否满足规范规定。
方案比较:审查方案比较是否充足,推荐方案是否合理。
分期实行工程:审查分期实行工程是否具有远近期结合方案,近期实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初步设计图纸制图规范:审查初步设计图纸是否规范、统一,标识是否清晰,图纸签订是否符合规定。
关键技术问题:审查对关键、特殊技术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否进行了论证或阐明。
重要问题明确:审查是否明确了需要深入处理的重要问题和对下阶段工作的提议。
审查程序
安排审查日期,发放会议告知。
审查合格项目,批复初设审查批文。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可以确保初步设计审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