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认的四大医书分别是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和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又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
《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该书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神农本草经》:
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书中记载了神农氏时期采集的药物及药性、配伍、用法,奠定了中药学的基础。
这四部医书不仅承载了古代医学的精华,也对现代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