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教授有多位,以下是其中两位的简介: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简介:
陈力,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2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88年4月起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工作,曾任四川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馆长。2001年起先后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常务副馆长,曾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座教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第四届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历史学、文献学和图书馆学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个人论文集多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重点项目一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曾任《中国古籍总目》副主编兼集部主编,专著《中国古代图书史》入选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8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简介:
陈力,男,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爆炸安全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成员(2013)。1999-2003年,解放军理工大学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土木工程);2003-2008年,解放军理工大学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08-2017年,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导,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博士后;2012-2013年,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土木与资源学院公派访问学者;2018年至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澳大利亚ARC项目、973子课题和国防(军队)纵向项目等8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仪器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8项;在研科研课题10余项。主要学术成绩有:发展完善了抗爆结构计算理论方法,提出了多种抗爆和减爆新结构,率先开展了燃气和危化品爆炸灾害效应研究。发表期刊论文150余篇(SCI检索50余篇,EI检索70篇);授权(公开)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以及获中国岩石力学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J.M. Ko Medal 2017(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存在多位名为陈力的教授,他们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各自的专业成就和贡献。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有其他问题,请进一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