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土壤监测标准

土壤监测标准是确保土壤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的重要规范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样方法

固定点采样法

网格采样法

随机采样法

简单随机

分块随机

系统随机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一般分为前期采样、正式采样和补充采样三个阶段。

样品保存应分类、避光、低温保存,并预留样品以备后用。

监测频次

监测频次取决于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例如农田土壤和工业区的监测频次不同。

监测指标

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如质地、容重、含水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

土壤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元素含量)

土壤重金属含量(如铅、镉、汞等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

土壤污染物含量(如农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分析方法

选择合适的实验室分析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编写

报告应包含监测名称、实验室名称、报告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分析时间、检测方法、监测依据、评价标准、监测数据、单项评价、总体结论等内容。

标准类别

中国关于土壤环境监测的标准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如DB43/T 163-2002,适用于湖南耕地的土壤监测。

国际和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中涉及农业和林业、土质、土壤学等领域。

中国标准分类中涉及土壤、水土保持、土壤、肥料综合、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等领域。

以上信息概述了土壤监测的关键方面和标准,具体实施时还需参照最新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上一篇上一篇:显失公平的司法解释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