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
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
没有固定班级,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各不相同,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也无计划,随时决定学习什么和不学习什么。
班级授课制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按课教学,按时授课。
“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包括个别辅导和现场教学,特殊形式为复式教学。
分组教学制
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一般可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照学生的能力或者学习成绩编班。
道尔顿制
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查。
文纳特卡制
由美籍华人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将课程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完成;另一部分是通过集体活动进行,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设计教学法
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协作教学
由教师、实验教学人员、视听教学人员和图书资料人员组成教学小组,共同研究拟订教学计划,然后分工合作,协力完成教学计划。
试图能同时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和个人专长,并能充分利用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
这些教学组织形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社会需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