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应的陶瓷类型:
按用途分类
日用陶瓷:包括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盘、碟、碗等。
艺术陶瓷:包括花瓶、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陈设品等。
工业陶瓷:应用于各种工业的陶瓷制品,进一步分为建筑一卫生陶瓷、化工陶瓷、电瓷、特种陶瓷等。
按材料致密程度分类
粗陶:最原始最低级的陶瓷器,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
细陶(精陶):坯体吸水率较低,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半透明性。
炻器:坯体致密,已完全烧结,但不透明,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半瓷器:烧后仍有少量吸水率,使用性能介于精陶和瓷器之间。
瓷器:坯体已完全烧结和玻化,致密且不透明,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按烧成温度分类
普通陶瓷:在高温下烧制的非瓷器类别的陶瓷制品,质地疏松。
高温陶瓷:在更高温度下烧制的特殊陶瓷制品,具有极高的耐火性能和机械强度。
按釉料和装饰方法分类
颜色釉:通过在基础釉中添加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着色。
青花:使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描绘纹饰后罩上一层透明釉。
釉里红:使用含有金属铜元素的呈色剂。
斗彩:结合釉下蓝白画和釉上多色装饰。
珐琅彩:将西方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
粉彩:使用柔和的粉状颜料进行绘制。
按陶瓷的物理性质分类
硬质瓷:坯体组成熔剂量少,烧成温度高,具有高强度和高化学稳定性。
软质瓷:熔剂较多,烧成温度较低,透明度高,但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较低。
特种瓷:以各种氧化物为主体,具有特殊性能,如高铝质瓷、镁质瓷、滑石质瓷等。
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陶瓷制品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分类。例如,一件陶瓷器皿可以既是日用陶瓷,又可以是艺术陶瓷,同时其釉料和装饰方法又可以属于颜色釉或珐琅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