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拥有多个传说,以下为其中几个较为著名的传说:
斯惹阿比与阿体拉巴的故事
斯惹阿比是天上的一位大力士,而阿体拉巴是地上的大力士。
斯惹阿比要与阿体拉巴比赛摔跤,但阿体拉巴因急事离开,其母用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因此离开。
阿体拉巴回来后,与斯惹阿比摔跤,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
天神恩梯古兹愤怒,派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
阿体拉巴在六月二十四日晚上点燃火把,率领人们烧虫,从而形成了火把节。
撒梅王的故事
撒梅王在与异族抗争中头被砍掉,但头在星宿出现后又长出一个头继续战斗。
由于奸细出卖,撒梅王的头无法再长出来,最终死亡。
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点燃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阿南夫人的故事
汉元封年间,叶榆(今大理)的妇阿南是酋长曼阿娜之妻。
汉将郭世忠杀死曼阿娜,欲娶阿南,阿南提出三个条件,并在祭夫时自焚身亡。
阿南的忠贞勇敢得到人们的纪念,每年在六月二十五日点燃火把以示悼念。
天神子劳阿普的故事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烧成人间火海。
天将看到一位男子背着年长的孩子,牵着年幼的孩子,深受感动,告诉人们点燃火把可免灾难。
从此,纳西族在六月二十五日点燃火把,从而形成了火把节。
善人与恶人的故事
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
六月二十四日,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山羊找到恶人并烧死它,人们因此不再担心恶人的侵扰。
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火把节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勇敢、智慧、忠诚等优秀品质。火把节作为这些传说的重要载体,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