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屈贾谊于长沙典故

“屈贾谊于长沙”的典故出自 王勃的《滕王阁序》,原文为“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这个典故的背景如下:

汉文帝的器重与疏远

汉文帝对贾谊非常器重,曾破格提升他为太中大夫,并有意提拔他担任公卿。然而,遭到朝中众多大臣的反对,他们嫉妒贾谊的才华,进言诽谤他“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最终,汉文帝逐渐疏远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并将他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贾谊的长沙岁月

贾谊被贬至长沙后,因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湿度大,自认为寿命不长,且因被贬谪而心情沮丧。在这样的情绪下,他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吊屈原赋》,以表达自己对屈原的同情和对自身境遇的哀伤。

贾谊的政治主张

在经济上,贾谊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加强粮食储备,预防饥荒。在政治上,他建议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以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这些措施体现了他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

贾谊的晚年

贾谊在长沙度过了三年,期间写下了《鵩鸟赋》,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自我解脱。三年后,汉文帝征召他回京,但在未央宫祭神时,贾谊仅被问及鬼神之事,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最终,贾谊在抑郁中去世,年仅33岁。

后世的评价

贾谊的遭遇和才华得到了后世的广泛同情和赞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提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暗指尽管贾谊受到委屈,但汉文帝并非没有圣明,只是朝中奸臣的嫉妒和诽谤所致。

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贾谊的才华和悲剧命运,也揭示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上一篇上一篇:项目经理需要哪些证书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