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具体如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49年)
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大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56年)
主要矛盾为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后,主要矛盾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1978年)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总结:
1840年-1949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949年-1956年: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1956年-1978年: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978年至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