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代码和组织机构代码 不一样。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定义和用途
组织机构代码:是由组织机构注册制定的,专门用于标识组织机构的代码,主要是为了跨部门、跨地域进行组织机构信息共享。
社会信用代码:是由国家社会信用体系进行统一管理,主要是为了促进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企业的唯一标识。
颁发机构
组织机构代码:由质监局颁发。
社会信用代码:由工商局颁发。
代码长度和组成
组织机构代码:一般为9位数。
社会信用代码:一共18位。
法律依据
组织机构代码:根据代码编制规则编制,是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社会信用代码: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标识主体信用信息的唯一代码,是采集、查询、比对信用信息主体的主要载体。
三证合一政策
组织机构代码证:已经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三证合一后的统一代码证件,包含了组织机构代码的信息。
综上所述,社会信用代码和组织机构代码在定义、用途、颁发机构、代码长度和组成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尽管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并不是一样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