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下葬有许多讲究,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注意事项:
选择吉日
下葬日期应选择“早入土,早为安”的原则,在遗体火化后3到7天内进行下葬。
忌选择月建、土府、月破、收日、平日、土符、月煞、灾煞、月刑、劫煞、月厌、四忌、四穷、四废、地囊、重日、复日等不利日期。
墓穴风水
选择墓地时要考虑风水宝地,遵循风水原则和要求,避免选择墓地墙根太近、周围有桥、淋头水或射穴水等不利位置。
墓穴深度要适中,不宜过深或过浅,以利于吸纳地脉之气。
暖穴
在下葬前,亲属需在墓穴内焚烧少量黄纸,以暖穴,防止石棺爆裂,并起到防潮、防虫的作用。
陪葬品
可以选择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或有代表性的物品随葬,但避免金属类物品,以免影响阴宅风水。
常用陪葬品包括瓷器、麻绳、石狮子等,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玉器,以利于后代子孙的财运。
下葬过程
骨灰盒下葬时,应确保骨灰盒的阳气更重,由直系亲属(如儿子、父亲、丈夫)捧骨灰盒下葬,避免随意落地。
下葬过程中,过桥、门洞、岔道等犯冲的地方要撒纸钱,由儿子或女婿撒,女性尽量不动手。
骨灰盒不可被日光、月光、星光直射,白天下葬时需打黑伞遮挡。
祭拜仪式
下葬后,家属应举行祭拜仪式,献花篮、花束,并供放鲜果等,对逝者进行告慰和悼念。
参加下葬的亲友应肃立默哀,并三鞠躬,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其他注意事项
下葬过程中,应避免留下任何印记,以免影响逝者的安息。
祭供仪式应简短,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综上所述,公墓下葬有许多讲究,涉及吉日选择、墓穴风水、暖穴、陪葬品、下葬过程、祭拜仪式等多个方面。家属应遵循这些传统习俗,以确保逝者安息,并祈求家族运势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