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补贴税(Counter-veiling Duties)是指进口国为了抵消某种进口商品在生产、制造、加工、买卖、输出过程中所接受的直接或间接的任何奖金或补贴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这种税收的目的是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抵消其所享受的补贴金额,削弱其竞争能力,使其不能在进口国的国内市场上进行低价竞争或倾销。
反补贴税的征收通常基于国内外相关法律和国际协议,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当进口国发现出口国存在出口补贴时,可以启动反补贴调查,并在证实存在补贴行为后采取包括征收反补贴税在内的措施,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
反补贴税的特点如下:
征收对象:
针对接受出口补贴或津贴的外国商品。
征收目的:
抵消补贴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护进口国的制造商和国内产业。
征收依据:
国内外相关法律和国际协议。
税额计算:
一般与该商品所接受的补贴额相等。
通过征收反补贴税,进口国可以有效地削弱外国商品在进口国的竞争优势,从而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