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确认融资费用是指企业在融资租赁或长期借款过程中,因融资而产生的、尚未在会计上确认为费用的那部分利息支出。这部分费用在初始确认时,由于尚未发生或未完全分摊至各期,因此不在账面上直接确认为费用,而是作为负债类科目进行核算。
产生原因:
企业现有资金不足,购买资产时选择分期支付款项,导致实际支付的款项大于资产的购入价值,两者的差额即为延期支付款项产生的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代表了承租人因融资而需在未来各期承担的利息费用,它需要在租赁期内逐步确认并计入各期损益。
初始计量:
在融资租赁或长期借款的初始确认日,企业需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该金额通常为合同总价款(或最低租赁付款额)与资产入账价值(或现值)之间的差额。会计分录如下:
```
借: 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按资产的入账价值)
贷: 长期应付款(按应支付的金额)
借: 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差额)
```
后续计量:
在租赁期或借款期内,企业需采用实际利率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将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至各期。具体步骤如下:
1. 根据每期期初的“租赁负债、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以及合同约定的实际利率,计算当期的融资费用。
2. 将计算出的当期融资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同时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
借: 财务费用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
报表列示: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租赁负债或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即,“租赁负债或长期应付款”项目以“租赁负债或长期应付款”科目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余额和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或长期应付款金额后的净额填列。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正确地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和报表列示,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