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真理的本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正确,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因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或客观事物,而只能是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人们能动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能够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认识被证实了,就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
实践作为真理标准的必要性
主观与客观的联系: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对照,从而判断认识的真理性。
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正确的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如果实践结果是预想的,那么这种认识就被证实为真理;如果实践失败,且不是由于外部原因,那么这种认识就是错误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可以验证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并且通过反复实践,可以不断提高认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一切正确的认识终将被实践肯定,一切错误的认识终将被实践推翻。
不确定性: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所在时代提出的一切学说。同时,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某种正确认识,也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综上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不仅具有直接现实性,还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对照,从而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同时,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实践在真理检验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