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的认定和处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措施:
高考移民的认定
人籍分离:
考生将户口或学籍从甲省区迁往乙省区,并在乙省区报名参加高考,但户口迁移方式不符合正常情况(如不是迁到考生父母或直系亲属那里)。
学籍资料造假:
通过不正当手段,如伪造虚假的户口或学籍文件,骗取高考报考资格。
不符合报名要求:
考生在外省参加高考,但未符合该省的高考报名条件,如没有正当的转学手续或不符合“随迁子女”的条件。
学籍变动异常:
出现“在册不在校”或“在校不在籍”等情况,或学籍数据与实际到校就读学生不一致。
高考移民的处理
取消资格:
一旦发现高考移民行为,将取消考生报名资格,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
学籍处理:
涉事考生的学籍可能被取消,并需回原籍重新参加考试。
招生计划核减:
对涉及高考移民的学校和单位,根据情节轻重核减其下一年的招生计划。
责任追究:
对于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核中出现严重渎职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严肃问责处理。
法律手段:
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政策调整:
部分省份对高考报名条件进行调整,如增加“户籍+学籍”的要求,并开展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专项核查。
高考移民的处理旨在维护招生秩序,确保教育公平,并保护本地学生的利益。各地的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情况,对高考移民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