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春秋》。
《春秋》,又称《麟经》或《麟史》,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它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的历史,共三十五卷。
《春秋》以时间为轴,简略记事,语言简练,但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因此被称为“春秋笔法”或“微言大义”。《春秋》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此外,《春秋》之后,还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如《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这些作品合称为“春秋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