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兵在中国会受到严重的法律后果,具体包括:
行政处分
现役军人逃避服兵役,拒绝履行职责或逃离部队,根据情节轻重,可能会受到警告、教育、处分等。
刑事责任
在战时逃离部队,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和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临阵脱逃或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或死刑。
信用影响
逃兵行为会被记录在个人征信系统中,影响其未来的金融活动,如银行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在就业市场上,逃兵可能会失去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等的机会。
社会声誉
逃兵可能会被贴上“拒服兵役”的标签,影响其社会评价和人际关系。
对家庭的影响
逃兵的家庭,特别是三代子孙,可能会受到牵连,影响其入伍和就业机会。
其他限制
逃兵在一定时间内可能无法参加高考、公务员考试等国家级考试,甚至无法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职业。
这些后果旨在维护兵役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对逃兵个人及其家庭的一种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