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场所的消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施配置与维护
安装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等,并确保其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有专门的责任人负责。
消防安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包括消防设施的维护、使用、员工消防培训、灭火应急救援等内容,并向所属部门报备。
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急逃生能力。
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基本的灭火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
新员工和转岗员工需接受重点培训。
防火检查与隐患消除
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消防演练与应急响应
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
确保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逃生程序,使用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和疏散。
法律与责任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需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特定场所的额外要求
火灾危险较大的场所,如剧院、电影院、商场、超市等,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餐饮场所需设置独立的储油间,柴油总储存量小于1立方米,并采用防火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公共娱乐场所不得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内,不得毗连重要仓库或危险物品仓库。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障营业场所的消防安全,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