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六桥待月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一篇游记,原文如下: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翻译如下:
西湖最美的季节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中最美的时刻是早晨的烟雾和傍晚的山岚。今年的春雪特别大,梅花因为寒冷而显得格外娇艳,与杏花和桃花依次开放,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的朋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你应该赶紧去欣赏。”我当时被桃花深深吸引,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了二十多里。歌声和乐声仿佛微风拂面,仕女的粉汗如同细雨飘落,她们穿着华丽的衣裳,游客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的时间仅限于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湖光山色的美丽,尤其是朝日和夕阳下的景色,才是最浓烈的。月下的西湖更是美得难以用言语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都别有一番韵味。这种乐趣,只有山中的僧人和懂得欣赏的游客才能体会,怎能与凡夫俗子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