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申遗的中国文化项目包括:
端午节: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在2005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拔河:
韩国在2015年将拔河申遗成功,尽管拔河起源于中国。
儒学书院:
韩国将新儒学书院在2015年申遗成功,尽管儒学源自中国。
中医:
韩国在2020年将中医申遗成功,尽管中医深受中国传统医学影响。
暖炕:
韩国成功将暖炕申遗,尽管暖炕技术起源于中国。
泡菜:
韩国在2013年将制作越冬泡菜文化申遗成功,尽管泡菜源于中国四川。
针灸:
韩国成功将针灸申遗,尽管针灸标准在国际上广泛认可且源自中国。
燃灯会:
韩国在2020年将燃灯会申遗成功,与中国传统的燃灯习俗有关。
榫卯技术:
韩国成功将榫卯技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匠技术:
韩国成功申遗木匠技术。
织锦技艺:
韩国成功申遗织锦技艺。
麻织:
韩国成功申遗麻织。
宫廷礼乐:
韩国申遗的宫廷礼乐与中国古代宫廷礼乐有关。
金属活字印刷术:
韩国申遗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与中国活字印刷术有关。
海印寺:
包含中国和日本的寺庙文化。
灵山斋:
起源于中国。
韩山苎麻纺织工艺:
本质是中国传统织布技术。
猎鹰:
起源于中国的古老养鸟和狩猎传统活动。
这些项目中有许多是韩国对中国文化遗产的重新包装和申遗,引发了关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