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法律法规规章的区别

法律法规规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主体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省级或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

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高于法规规章,任何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调整范围

法律:调整的范围广泛,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法规:调整的范围相对较小,通常针对某一类行政管理事务或某一类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规章:调整的范围更加具体,主要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或具体事项进行规定。

适用对象

法律: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法规:适用于特定的行政区域或行业领域,具有局部约束力。

规章:适用于本部门或本地区的范围内,具有行政约束力。

总结:

法律法规规章在制定主体、法律效力、调整范围和适用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适用于全国范围;法规次之,适用于特定区域或行业;规章则适用于具体行政管理事项。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

上一篇上一篇:比和比例的联系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