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主要讲述了秦末汉初时期,韩信因不被重用而离开汉营,最终被丞相萧何追回并推荐给刘邦,从而成为汉军大将的故事。以下是故事的具体经过:
投奔与不被重用
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但因得不到重用而转投刘邦。
在刘邦麾下,韩信最初只被任命为管理粮草的小官,他因此大失所望。
萧何的赏识与推荐
丞相萧何通过与韩信的接触,发现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多次向刘邦推荐。
然而,刘邦并未重视萧何的推荐,认为韩信出身低微,不足以担当大任。
离开汉营
韩信见自己在汉营中始终不受重用,决定离开汉营。
萧何得知韩信离开后,立即放下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
月下追赶
萧何在月光下追赶韩信,一路问路,直到天黑还未追上。
在河边,萧何终于追上韩信,并劝他回去。
再次推荐
韩信被萧何和夏侯婴的真诚所打动,决定返回汉营。
萧何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并出示了韩信的推荐信。
拜将
刘邦最终采纳了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在楚汉战争中表现出色,为刘邦平定了天下。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萧何对韩信才能的识人之明,也揭示了刘邦在用人方面的犹豫和最终对韩信的重用。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便源于此,意味着韩信的成功和失败都与萧何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