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的确定方法如下:
确定大类号
大类号表示资料的全局所属范围,一般由研究方向及其细分学科构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确定:
参照工具书、年鉴、手册等专业资料。
在中图分类法导航页上查找大号,然后自行往下细分。
确定小类号和常数号
小类号表示某个学科或主题方面,是将资料大分类的基础。常数号表示资料具体的内容及其他资料在该分类下的顺序。确定方法如下:
在数码资料(如网上数据)中找到最相关的小类号,并在此基础上调整。
在纸质图书中找到最相近的小类号,并在此基础上调整。
人工从图书或网站中寻找最有代表性的条目,以及此条目下的常数号。
如已获得代码或其他精细资料,可以根据相应的资料调整常数号。
示例
以文章“小剪跨比保温砌模混凝土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为例,其分类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确定:
大类号 :T(工业技术)→TU(建筑科学)小类号
TU3(建筑结构)
TU37(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TU375(钢筋混凝土结构)
常数号:
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细分,例如TU375.1(模型试验)等。
最终,主要分类号为 TU375,次要分类号为 TU375.1。
建议
在确定中图分类号时,建议先进行充分的主题分析,明确文章所属的学科领域和具体研究内容。
可以利用专业网站或数据库(如中国图书分类法查询网站)来查找和确认分类号,以确保准确性和规范性。
如果文献已有现成的分类号,可以直接引用,避免重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