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如何巧妙地利用智谋和曹操的多疑性格,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下是故事的具体经过:
周瑜的嫉妒
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非常嫉妒,想要找机会除掉他。在一次商议军事时,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这是一个故意刁难的任务。
诸葛亮的回应
诸葛亮却淡定地表示只需要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他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每只船上配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并在船两边各束了一千多个草把子。
大雾中的行动
在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诸葛亮率领船队大摇大摆地驶向曹军水寨。由于大雾弥漫,曹操看不清虚实,误以为孙刘联军来袭,于是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借箭成功
箭矢纷纷射在草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上。等到日出雾散,诸葛亮命令船队返营,此时船上已经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枝,诸葛亮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
周瑜的感叹
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后,周瑜感叹自己比不上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还体现了他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草船借箭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智谋故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