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生于南京,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祖上曾任江宁织造,家境一度非常富裕。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亲信,父亲曹頫也曾担任江宁织造。他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欢文学和诗词,少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
然而,曹雪芹的早年生活经历了重大转折。雍正五年(1727年),曹家因涉嫌贪污被抄家,父亲曹頫被革职查办,家产被没收。这一变故使得曹雪芹从一个贵族子弟变成了一个贫困的文人,这种巨大的反差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靠着卖画和亲友接济过日子,穷困潦倒可谓凄凉之极。他一生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曹雪芹的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的创作。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均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改为《红楼梦》。
曹雪芹另著有《废艺斋集稿》。共分八册,论述问题包括印刻、编织、园林、风筝、烹调、脱胎手艺、印染等。曹雪芹还有诗作《唐多令》。
关于曹雪芹的逝世年份,有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两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