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未造成人员伤亡:
如果事故仅造成轻微伤或财产损失,并且当事人逃逸,这通常不构成犯罪。
未达到犯罪标准:
若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或重伤三人以上,且当事人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或者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但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这些情况逃逸将构成犯罪。
特殊情况下逃逸:
例如,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或者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等情况,逃逸将构成犯罪。
主动报警或协商处理:
如果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能够主动报警、留在现场等待处理,或者与对方协商达成一致并留下联系方式,这些行为可以避免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有证据证明不知情:
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不构成肇事逃逸。
对于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处以以下处罚:
罚款: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拘留: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吊销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记分: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财产损失的,一次记6分;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死亡的,一次记12分。
建议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并配合交警处理,以避免可能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