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应用范围
适用于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
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
插入式柱脚灌浆等。
材料选择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专用水泥,确保其品质稳定。
砂:应选择细度模数适当、颗粒分布均匀的砂,符合国家标凈。
减水剂:应选择高效减水剂,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水泥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抗渗剂:应选择高效抗渗剂,能够有效防止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渗水问题。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其强度、流动性和抗渗性能。
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工程的具体要求,如强度等级、抗渗要求等。
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实际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工艺性。
施工工艺
施工前应对基础表面进行清理,确保基础表面无松散物、油污等。
施工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施工时应采用适当的搅拌设备和施工工具,确保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施工时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确保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施工后应对水泥基灌浆材料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和抗渗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对水泥基灌浆材料进行质量检测。
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配合比、坍落度、流动性、抗渗性能等进行检测。
验收标准
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基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相关标准,如每组应留取6个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并应标准养护28d等。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水泥基灌浆材料在工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适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在应用水泥基灌浆材料时,除应满足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