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情况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学历等。
工作岗位和职责
简要介绍所在部门和岗位,以及在该岗位上的主要职责。
工作业绩
描述在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包括完成的重要项目、参与制定的政策或法规、解决的突发问题等。可以使用具体的数据和事例来支撑成果,让读者更加信服。
组织协调能力
阐述在组织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和目标达成。
专业能力和培训
描述在专业领域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参加过的相关培训课程、研讨会等。
守法守纪情况
说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政策规定的情况,以及在工作中是否存在违纪行为。
总结和自我评价
总结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自我评估应依据岗位规范和目标职责,对自己年度内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估、自我鉴定、自我定性。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客观分析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未来工作计划
展望未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表达对工作的展望和决心。
结尾部分
对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表达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在撰写履职情况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
条理清晰:总结要条理清晰,避免逻辑混乱。可以使用序列号、分段等方式使报告显得有条理。
自评性:报告人依据岗位规范和目标职责,对自己年度内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估、自我鉴定、自我定性。必须持严肃、认真、慎重的态度,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组织负责。
突出成效:在报告中突出自己取得的成效,使用具体的数据和事例来支撑成果,让读者更加信服。注重对成效的总结和提炼,突出亮点和特色。
语言得体:报告应以被考核、接受监督的人民公仆的身份进行,语言必须得体,应谦逊、诚恳、朴实,掌握好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