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无信不立”的名言和故事如下:
名言:
民无信不立。 ——孔子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轻诺必寡信。——老子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孟子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诚信为人之本。——泰戈尔
故事: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她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为了安抚儿子,妻子答应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妻子回来后,曾子真的杀了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
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在推行新法前,为了取信于民,他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承诺能扛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金子。最终,有一个人站出来扛走了木头,商鞅如约赏了他五十两金子。这个故事展示了诚信的重要性。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前来救援的诸侯。后来,当犬戎真的入侵时,诸侯们没有再来救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这个故事说明了失信的后果。
季布一诺千金:
季布是秦末汉初的著名将领,他为人诚信,只要答应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会尽力做到。因此,他赢得了“一诺千金”的美誉。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在流亡期间,曾得到楚国的帮助。后来,晋文公回国执政后,承诺如果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晋国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最终,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兑现了承诺,成功击败了楚国。
这些名言和故事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说明了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