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出生时头顶有些凹陷,其父亲叔梁纥希望再生一个儿子,于是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子,后果真得子,因此取名“孔丘”,字“仲尼”。仲表示他在家中的排行。
屈原:
名平,字原,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父亲认为他的生辰好,为他起了一个好名字,名“平”,字“原”。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相传李白在抓周礼上拿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觉得自己儿子一定会成为诗人,但却想到李白七岁都没有想出一个好名字来,于是起名这件事一拖再拖。有一日,李白在家中院子里玩耍,其父想作一首春日绝句,李白立刻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听了之后反复吟诵,觉得儿子果然文采非凡,十分高兴,于是便取“李白”二字为名。
鲁迅:
原名周树人,其笔名鲁迅更为人所熟知。鲁迅的名字来源于《尔雅·释兽》中的“牝狼,其子激,绝有力,迅”,取其“迅”字,象征着勇敢无畏的反叛精神。
茅盾:
原名沈雁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从武汉回到上海,一时无以为生,故开始尝试写作,期间名气也越来越大。可当时,他正被蒋介石通缉,如果用真名,将会招来麻烦。于是他随手写了“矛盾”二字作笔名,可又怕让人认为“矛盾”二字是假名,于是便在“矛”字上加了个草字头。
曹雪芹:
祖上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号“雪芹”。为什么叫“雪芹”?据传是其母在怀孕时,梦见一颗雪芹星落入怀中,因此取名。
柳如是:
原名杨爱,是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幼年遭遇家境变故,在乱世之中,陷入风尘,柳如是聪明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为人善解人意,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更难能可贵的是身在风尘之中,却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有为国殉身的大无畏品质,这都让柳如是的身上有着一股别样的气质。柳如是在辛弃疾的《贺新郎》中读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从此改名柳如是。
这些名字的来历各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寓意,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