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高适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高适是唐朝的一位杰出诗人和战功卓著的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以下是关于高适的详细描述:

早年经历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他年少时家境贫寒,但拥有远大的抱负和非凡的才华。青年时期的高适游历四方,结交豪杰,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仕途与战功

高适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任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高适是唐朝唯一封侯的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封侯诗人之一。

诗歌创作

高适的诗歌风格雄浑奔放,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既有对边疆将士的赞美,也有对平民百姓的同情。

高适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擅长七言歌行,以边塞生活为主要题材,作品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色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其边塞诗以“雄浑悲壮”著称。他的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

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一诗,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结尾处直接评论,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后世影响

高适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岑参并称“高岑”,还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后人评价高适为“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综上所述,高适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他的诗歌和人生经历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上一篇: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