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之五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白居易《赠刘十八员外》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王冕《题画菊》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郑燮《竹石》
竹篱茅舍白云边,柳岸兰溪钓自然。——李涉《牧童词》
料峭春风吹酒醒,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古人对高尚品德和人生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