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被称为敬老节的原因主要在于“九”这个数字的特殊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被认为是最大的阳数,并且与“久”谐音,因此“九九重阳”寓意着长久和长寿。此外,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和“敬老节”,使得重阳节成为了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具体来说,重阳节的名称来源于其日期,即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二九相重,数字中九最大,因此有“久久”之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一样,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祭祖节日,但重阳节更侧重于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护。
综上所述,重阳节之所以又叫敬老节,是因为“九”的数字含义和长久长寿的寓意,并且1989年政府正式将其定为敬老节,使其成为了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民俗特色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