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守节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以下是一些经典句子:
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
顾惜操行而忘掉私利,守住气节而主持正义。
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与其不仁不义地活着,还不如被煮死。
不为危易行,行义不辟难。
不因危险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行正义之事不躲避困难。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内心宁静有助于修养身心,节俭有助于培养品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君子的行为,以内心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淡泊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奢侈的人败家,节俭的人安定,凶吉就在眼前。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奢侈且懒惰的人贫穷,勤劳节俭的人富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回顾历史,国家和家庭的兴盛在于勤俭,衰败在于奢侈。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不思考在安逸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戒除奢侈而节俭,这是砍伐树木却想要树木茂盛,堵塞水源却希望水流长远的行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每一碗粥每一顿饭都应想到来之不易,每一根丝每一缕布都要想到物质的来之不易。
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人的志气是不能被剥夺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严冬中才能看出松柏的坚韧不拔。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有志气的人是仁人,他们宁可选择牺牲生命也要维护仁德。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富贵时不被诱惑所动摇,在贫贱时不被压力所改变,在威武时不被强权所屈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在困境中只关心自己的道德修养,在顺境中则关心天下苍生的福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终究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在困境中不改变自己的节操,在低微时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愿像玉那样碎裂,也不愿像瓦那样完整却无价值。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在猛烈的大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动荡的年代才能识别出忠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污浊的环境中生长却不被污染,用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气节,他们的行为将永载史册。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名声和气节比泰山还重,利益和欲望比鸿毛还轻。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