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如一”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不虚伪,不掩饰。以下是关于“表里如一”的详细解释和出处:
成语出处
“表里如一”这个成语出自《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另外,《论语·颜渊》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成语含义
“表里如一”形容人的言行一致,内外一致,不虚伪,不掩饰。例如:他的言行举止始终表里如一,让人非常敬佩。
成语用法
“表里如一”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用来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例如: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表里如一。
相关例句
君之视臣,如手足之异于心腹;则臣视君,必知心知理,必然知事君之道矣。君以诚信待臣,臣以忠信报之;君若有求于臣,臣必竭力以应。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头目;君视臣如子民,则臣视君如父母。若君视臣如草芥,臣必视君如仇敌矣。故而,君子之交,必以诚信为本;小人之交,则以利害为先。君子之道,在于忠诚;小人之道,在于诡谲。君子言行一致,小人则言不由衷。
通过以上解释和例句,可以看出“表里如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强调诚信和忠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