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集,通过十篇散文,我们得以窥见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以下是对其中几篇内容的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文章让我仿佛回到了鲁迅先生的童年时代,置身于那个充满趣味的乐园。鲁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了童年欢乐与自由的珍贵。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珍藏,更是一部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冲突的文学佳作。它教会我珍惜当下,反思过去,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琐记》
在《琐记》中,鲁迅通过描述自己童年时期的生活,让我对旧社会有了新的认识。文章中的“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这句话,让我看到了鲁迅对封建礼教和旧社会的批判。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体会到,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是多么艰难,而鲁迅先生用他的笔,为我们揭示了这些不公。
《父亲的病》
《父亲的病》这篇文章让我对“病”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鲁迅通过描写父亲生病时找名医来治,却被他治死的事,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在那个时代,即使有名医,人们的命运依然无法改变。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感谢那些为美好生活奋斗的革命烈士。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情感。阿长是一个朴实无华、充满温情的老人,她为了满足鲁迅对《山海经》的渴望,不惜跋山涉水。这种坚持和执着让我深感敬佩。这篇文章不仅让我看到了阿长的善良和无私,也让我体会到亲情的珍贵。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读了二十四孝图时的感受,着重分析了“老莱娱亲”、“卧冰求鲤”、“郭臣埋儿”等故事传说,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这篇文章对当时反对使用白话文,提倡使用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读完这篇文章,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感叹现在的孩子多么幸福。
总的来说,《朝花夕拾》不仅是对鲁迅个人记忆的珍藏,更是一部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冲突的文学佳作。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纯真童年的怀念以及对弱小者的同情。这本书激励我们要珍惜当下,反思过去,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