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汗青 是指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竹简上的水分蒸发出来,如同出汗一般,因此得名“汗青”。后来,人们用“汗青”来代称史书,因为史书记载的内容就像竹简上的汗青一样,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录。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竹简:
首先选择上等的竹子,称为“青竹”。
削成竹简:
将竹子削成长方形的竹片。
火烤去湿:
将竹片放在火上烘烤,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竹简既容易书写又不易生虫。
刮去竹青:
烘烤后,刮去竹简表面的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
“汗青”一词后来也被用来借指 史册,因为史书记载的内容就像竹简上的汗青一样,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录。例如,宋朝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里的“汗青”即指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