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和“流离失所”都是汉语成语,它们的意思 都指生活困苦,四处流浪,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颠沛流离
读音:diān pèi liú lí
解释: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其中,“颠沛”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指流转离散。
例句:
由于战乱,许多家庭颠沛流离,生活困苦。
他的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经历了许多苦难。
流离失所
读音:liú lí shī suǒ
解释:流离:离开家乡,没有一定的居处;失所:失去安身的地方。意思是无处安身,四处流浪。多指因突荒、战乱等导致的失去居所。
例句:
强暴雨引发的洪水把也门部分地区房屋夷为平地,近2万户家庭流离失所,国际社会应行动起来进行紧急援助。
在灾难发生后,许多人流离失所,急需救助。
总结:
颠沛流离侧重于描述因灾荒或战乱而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强调生活困苦和受挫折的经历。
流离失所则更强调失去安身之处,四处流浪的状态,通常是由于突发的灾难或战乱所致。
这两个成语都带有贬义,用于形容人们因各种原因而处于极端困苦和流浪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