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如下:
道理论据
人之所助者,信也。 ——《周易》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
民无信不立。——《论语》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吕坤
事实论据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为了哄孩子不要跟去市场,承诺回来杀猪给他吃。妻子回来后,曾子真的杀了猪,以此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
季布一诺千金:
季布因信誉高,人们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从而体现了诚信的巨大价值。
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为了推行变法,在城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承诺能搬走者赏金十两,最终有人做到并获得赏金,树立了诚信。
晋文公以信服众:
晋文公在攻打原国时,因重信守诺而赢得民心,使原国自愿投降。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最终导致诸侯不再相信,最终亡国。
这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都充分证明了诚信在个人品德、社会交往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诚信不仅是个人行为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