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最好”是相对的。“最好”其实就是“更好”。
2. 所谓“最好的教师”,就是和我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了?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3. “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4. “只管攀登不问高”。“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尽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乃至不幸,最后也必将赢得人生的快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5. 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所以,我每天坚持完成好我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
6. “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 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 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 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 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7. “爱学生”则意味着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8.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儿童般的纯真。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
9.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
10.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
11.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 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12.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但须”
这些摘抄内容体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强调了自我反思、不断超越自己、爱学生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