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左传中成语俗语的出处?

天经地义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内容:“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解释:礼仪是上天的原则,大地的义利,是人们做事的准则。

大义灭亲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

内容:“石确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解释:石确真是忠臣啊,他讨厌儿子石厚与州吁一起做坏事,他便将自己的儿子石厚处死,对于那些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同样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外强中干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

内容:“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解释:大王使用异国的马匹去打仗,发生突变的时候,马匹会受到惊吓,发生变故……这种马匹看似强壮,其实内心十分怯懦,这样会使得大王进退两难,无法与敌人周旋,到时候您一定会后悔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

解释:在战争中,士气会经历从饱满到衰减再到竭尽的过程,第一次击鼓士气最盛,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耗尽。

东道主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

内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解释:郑国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肆其西封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

内容:“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解释:晋国不知满足,往东向郑国扩展疆界,又为所欲为地向西去开拓疆土。今成语“肆其西封”谓任意侵略。

退避三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和《僖公二十八年》

内容:“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和“子犯曰:‘……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解释: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出处:《左传·襄公十年》

解释:群众是不能得罪的,不然会引起公愤;若依靠专制为所欲为,那事情一定难以办成。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

解释:辅:车轮外旁增缚夹毂的两条直木,用以增强轮辐载重支力。以辅比喻颊骨,以车比喻齿床,两者相互依存。后即用“辅车”比喻互相依存的事物。双方彼此依存,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受到伤害,就好比嘴唇没有了,牙齿也将得不到保护一样。

苟信不继,盟无益也

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

解释:如果不能坚守诚信,就是签订了誓约,也是徒劳无益的。

非宅是卜,惟邻是卜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

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选择住宅不必看风水,关键是要看邻居。

这些成语和俗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还体现了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智慧。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上一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