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词虞美人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2、关于虞美人”名称的来源,有许多说法,其中较多人认可的是因吟咏项羽宠姬虞姬而得名,故称虞美人。
3、虞美人(李煜)
4、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
5、答:李煜临死前的最后一首词《虞美人》,短短四句成千古绝唱!
6、”表明作者已经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了,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
7、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
8、李煜最后一首词是《虞美人》。
9、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0、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两句又直抒满怀的愁情)
11、李煜最后的一首词叫做《虞美人》,这是李煜怀念故国,表达自己凄凉人生的一首词,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选择,这也是他死亡的诱因。
12、《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13、虞美人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据说这首词也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是李煜的绝命词。
14、只能用图片,打出来的繁体字会自动简化。
15、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
16、春花秋月何时了,
17、据这些记载可知,宋太宗一直对李煜心存怀疑,杀之而后快之心由来已久,这首词是导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18、《虞美人》是李煜投降入宋以后,第二年正月的一个月夜里写的,距离他前一年正月受降时恰恰是一年。他常怀念故国及当年帝王豪华生活,对屈辱的囚徒生活极为怨恨,故有此作。此词是李煜的绝笔。相传李煜作此词,在自己七夕生日之夜命歌伎演奏,太宗极为震怒,用药将他毒死。
19、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0、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21、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22、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之词,当作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是时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传李煜于七月七日生日当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此词,宋太宗闻知而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宋代王铚《默记》云:“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
23、”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什么样子。
24、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25、小楼昨夜又东风,(实写,是引发作者幽思之景)
26、往事知多少。(前两句直抒感慨)
27、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
28、李煜临死前的最后一首词《虞美人》,短短四句成千古绝唱!
29、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之情。
30、最后一首词是著名的《虞美人》一词。
李煜的词虞美人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3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想象)
32、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的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
33、雕阑玉砌应犹在,(想象)
34、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35、只是朱颜改。(实写自己容颜改变)
3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7、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
3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39、李煜他的主要个人成就就是文学上的,他是当朝的文坛大家之一。他的写作背景是分两个方面,他登基前期宋朝还没有兵临城下。他自然过着情情爱爱的生活里。他登基后宋朝的强兵悍马向他而来时,他意识到国家的衰败。于是整个人的文学作品转变成亡国之忧,和自己的内疚悲痛之情。
40、问君能有几多愁,
41、一、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是——《虞美人》
42、《虞美人》的笔法可谓起伏跌宕。
43、“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44、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4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6、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时也是南唐后主,他除了是一个国家的帝王,他还是词坛上的一位帝王,只是为词坛的帝王错身在了帝王之家。
47、这首《虞美人》,是他生平最后一首词,字字含泪,道尽人生无常与凄凉,成千古绝唱。让我们走进李煜人生的最后时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8、愁chóu忧虑:忧愁。愁苦。愁楚。愁烦。愁虑。愁郁。愁闷。愁容。愁绪。
49、”这是作者想像中的故国图景,颇有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50、整首词的繁体字如下:
51、最后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
52、此调最初为唐代教坊司所用,第一首词见于敦煌曲子词,其中上下阙结句为七三句式,同五代顾复六首相同。《词谱》列有七体,其中以李煜所作词曲体制为正体,为后代沿用最多。
53、二、附原文如下:
54、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
55、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56、【南唐】李煜
57、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58、《虞美人》这首诗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59、借酒浇愁。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