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月光曲》是这样谱成的:
时间和地点
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秋天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茅屋中的琴声
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茅屋内的情景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很难弹,希望能听贝多芬亲自弹。贝多芬推开门,走了进去。
盲姑娘的弹奏
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窗前有架旧钢琴,坐在钢琴前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盲姑娘。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的即兴创作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是否爱听,再给她弹一首。此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他弹奏的旋律仿佛描绘出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以及微波粼粼的海面和卷起的巨浪。
记录曲子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时的灵感与激情,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