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罚必行,罚必信。”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这句话强调了赏罚的必须性和公正性,赏的应当赏,罚的应当罚,不能有任何偏私。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出自《荀子·修身》。这句话意味着在处理情绪时,不应过度愤怒以至于剥夺他人,也不应过度喜悦而随意给予。
“赏不间亲疏,罚须分善恶。”出自明·罗贯中《风云会》。这句话指出在赏罚时,不应因亲疏关系而有所偏颇,而应根据善恶来分明地对待。
“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这句话强调了赏罚分明的重要性,如果赏罚不明确,则什么事情都难以成功;反之,如果赏罚分明,则四方都可通行无阻。
“赏而不诚不劝也,刑而不诚不戒也。”出自宋·崔敦礼《刍言》。这句话意味着赏赐如果不真诚,就不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刑罚如果不真诚,就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赏罚严明,治之材也。”出自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这句话将赏罚严明视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材料,强调了其重要性。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赏罚分明的重要性,即应当赏的赏,应当罚的罚,毫不含糊。
这些诗句都强调了赏罚分明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古代政治家对赏罚制度的重视和推崇。